1、中国温泉旅游发展面临五大挑战:第一,对于温泉资源数量的管理和控制。第二,对于温泉质量的鉴别与管制。对没有温泉却公然命名自己为温泉酒店的虚假宣传应当坚决禁止。第三,对于不同温泉水质的针对性产品开发。第四,对于温泉规划设计的创新。对于旅游规划设计机构而言,提高自身水平迫在眉睫。第五,对于温泉与洗浴中心、SPA俱乐部的竞争之道。这一点在北方尤其明显。北方露天建设有一定困难,与豪华洗浴中心、高档SPA俱乐部的竞争优势不突出,需要走出自己的发展道路。
2、一个已经开业的景区度假区必须时时刻刻研究三个因素:市场、产品和服务。对于市场,不仅要研究总量,还要进行市场细分,从不同区域、不同人群的规模及其时间变化进行分析,对于市场需求及其满意度、市场消费情况及其构成进行分析。对于产品,要研究自己产品的盈利模式、产业链、周边产品差异性与自身产品的竞争力。
3、旅游景区度假区开业以后,因为同类项目的竞争,市场丧失,或者因为市场发生变化,为了巩固老市场、开发新市场,必须不断进行“二次开发”。“二次开发”的方法有三种类型:一是个别项目的拆除更换,二是新区域的扩张建设,三是老区域的推倒重建。
4、 旅游景区度假区的“二次开发”应当以目标市场的需求为指引,从对景区现状的问题诊断入手,明确定位,丰富功能,扩大接待能力,突显文化主题,强化特色,塑造形象,从风景区向度假区甚至旅游社区发展。
5、 文化旅游开发的基本路径有四点:首先,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自己的文化,摸清家底;其次,必须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进行评估;第三,选择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;第四,巧妙营销、强力营销。
6、文化资源有6种旅游开发方式,一是博物馆,二是主题园,三是风情村(镇)和街区,四是表演,五是嫁接,六是节庆。 串联成线路也是一种开发手段。主题园的形式又可以分为四种形式,一是复古再现式,如西安大唐芙蓉园;二是集锦荟萃式,如台湾九族文化村和云南民族文化村;三是原地浓缩式,如张家界土家风情园。但是,这三种形式往往不及原生自然式(如凤凰、周庄、阳朔西街)和主题嫁接式(主题社区、主题度假村、主题餐馆,如西安不夜城)。
7、 土地政策构成了当前旅游开发建设的一大制约。土地被人为划分为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,建设用地被分为国有建设用地与村镇集体建设用地,非建设用地被分为一般耕地林地与基本农田,非建设用地改为建设用地需要去“跑”紧张的建设用地指标。绝大多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合理性,对大企业和大项目往往让路变更,对于一般项目和一般企业都增加了困难和障碍,给权力寻租提供了空间。对于基本农田的管理政策需要好好检讨。
8、 湿地是一种普遍性的旅游资源。对于湿地旅游开发,原则上应当是政府公益性开发,以生态保护和教育为主旨。企业投资湿地公园应当十分慎重,因为很难构建可行的盈利模式。对于湿地公园的开发,除了介绍湿地的动物与植物,还要认真梳理湿地历史文化、湿地民俗文化、湿地饮食文化、湿地商品文化、湿地建筑文化、湿地宗教文化,根据市场调研,努力开发游客游览湿地的潜在需求——湖泊荡桨、田园风光、水乡村落、大片芦花、河网迷宫、飞鸟连天、龙舟竞渡、湿地博物。要努力研究地方特色,在大同中求不同,做成有特色的湿地公园。
9、古村落与古镇的旅游开发要突出四个字。在风格上,要突出一个“古”字,强化名人、古井、名宅、名祠堂,新建筑物要穿衣戴帽;在布局上,要完善商业氛围,成行成市,突出一个“行”字;在文化上,要强化地方特色,土菜、土特产、民歌、地方戏甚至土话,突出一个“土”字;在服务上,要精心推敲,突出一个“优”字,所有员工甚至居民要穿地方服饰,要对所有经营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考试;在营销上,要突出一个“活”字,善用事件、会议、新媒体、摄影、歌曲进行营销宣传。
10、 文物古迹类文化广场设计,要领有四个方面:首先是功能性。要满足业主的要求,例如博物馆今后扩大展览空间的需要、创建5A级旅游区的硬件条件需要、文化产业发展需要,也要考虑使用者的需要,游客交通便利的需要、市民休闲的需要、停车的需要,等等;其次,是协调性。古建的风格已经是既定的,周边的环境必须在风格、色彩、高度、距离方面予以考虑,而且,广场文化的内涵也应当与古迹内部的文化相协调。第三,是文化性。古迹所在的广场不能只是绿地和硬质铺地,没有文化。文化不是简单地放几个没有来历的雕塑,要好好考虑其内容。第四,是创新性。完全做一堆牌坊、照壁之类的古建筑,是很简单的,也是很保险的,但是往往偏于平庸,设计师要敢于创新。